在处理债务纠纷或金融合同履行问题时,很多人会接触到“赋强公证”或“强制执行公证”这两个概念。乍一看,它们像是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,但实际上,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同一种法律行为,只是叫法不同而已。
本文将为你梳理它们的含义、法律依据、实际作用,并结合现代数字化服务,介绍如何高效完成赋强公证流程。
一、什么是赋强公证?
赋强公证,全称是“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”,是指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文书经过公证机构确认,且明确约定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前提下,一旦债务人未按约履行义务,债权人就可以不经诉讼程序,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《公证法》第三十七条明确指出,经公证且载明债务人接受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,具有执行力,债务人未履行或履行不当的,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二、赋强公证与强制执行公证有区别吗?
简单来说,二者没有实质性差别。从实务操作角度看,“赋强公证”是通俗简称,而“强制执行公证”则是更贴近法律术语的表达。
不论称谓如何,它们的共同点是:赋予债权文书法律强制力,一旦违约,债权人无需打官司,节省时间和成本,直接走执行程序即可。
三、赋强公证的优势体现在哪?
- 履约压力大:经过赋强公证的合同,在债务人签字盖章那一刻起,违约就等于直接进入强制执行程序,法律震慑力非常强。
- 节约时间成本:无需走繁琐的诉讼流程,节省立案、审理、判决等环节的时间。
- 节省经济成本:不需要支付高额律师费和诉讼费用,降低债权实现的门槛。
- 减少诉讼纠纷:将大量债权类合同纠纷从法院端“前置”解决,帮助减少司法资源负担。
四、哪些债权文书适合做赋强公证?
常见的包括:
- 借款合同、还款协议;
- 赊销协议、购销合同;
- 租赁合同;
- 各类借据、欠条;
- 以给付为主要内容的补偿、抚养、赔偿等协议。
只要文书中写明了债务人同意接受法院强制执行的承诺,并具有明确给付义务,即可申请赋强公证。
五、如何快速完成赋强公证?
传统的赋强公证流程常常涉及现场排队、线下提交材料等多个环节,耗时费力。如今,借助点汇云科旗下的“公证通”服务,整个流程已实现全面线上化。
通过“云科金斗云小程序”中的公证通入口,用户可以在线申请赋强公证,完成资料上传、身份认证、费用缴纳、视频签署等操作。电子证书最快2小时内生成,纸质公证书也可邮寄到家。
此外,该服务支持绑定法院和自动对接执行立案,为债权实现构建了一条高效通道,适用于金融机构、企业风控及个人债权保护等多种场景。